市场抽查报告显示,目前流通领域的电线电缆产品,许多是为降低成本而采取偷工减料的方法生产的。劣质低价电缆屡禁不止谁之过?
有些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占原材料成本近80%的铜导体大幅"缩水",大大降低了实际截面积,有些厂家的产品导体电阻指标不合格。
抽检还发现,有的产品绝缘、护套老化前抗张强度指标不合格。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价格,在电线电缆的长度上缺斤短两,有的电线实测长度不到50米,竟标称总长度为100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不管什么产品,只要价格稍低于******产品,便有用户青睐。电线电缆市场亦是如此。为规范市场秩序,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电线电缆市场进行监管,例如实施UL认证、3C认证等,但仍无法遏制伪劣电缆市场蔓延的势头。
据了解,大部分的电缆项目招标,几乎全是价格之争。招标单位在电缆企业提供的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证书面前,有时因无法分辨生产单位资质的优劣和真假,就只看价格。为此,不少具有多年电缆生产历史、多项光辉业绩的企业,在价格竞争中统统败下阵来。
例如在去年北京电视台基建工程电力电缆项目的招标中,同种YJV10千伏电缆产品,外径、绝缘厚度、长度等指标相同,不同的电缆企业报价居然能相差50%。
这一被用户认为"不可能"的现实,却常常会让非常熟悉电缆制造过程、认真按工艺施工的企业老总们瞠目结舌。他们熟知,只要是按照正常工艺生产陀谡娴缋缕笠挡繁?0%的企业,连铜、绝缘料等都买不下来,这样的报价肯定有问题。
处于垄断地位的电网经营商,面对报价较高的电缆企业这样的抱怨,回答却堂而皇之:"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在招标过程中我们提出各种条件进行约束。例如要求投标的电缆生产企业。近三年来不能有大的质量事故出现,不能有被投诉的劣迹,质量应有保证。作为招标单位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在质量有保证的条件下,自然是价格越低越好,至于为什么同种电缆产品价格差距这样大,是不是存在低价倾销现象,我们不便发表意见。”
在这一观点指导下,近几年,电缆项目招标中大部分企业都以低价竞标获得成功。
对这一现实,业内人士看到和体会到的结果是质量低劣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产生。但因为产品价格低于******,又要追求***大利润,电缆企业就只能在原材料的使用和加工工艺上粗制滥造,以此作为赢利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