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花费动力在一次动力中占40%上下(一说占39.5%,另一说占42%),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花费量的50%上下,全国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电力也要占50%上下,因此电力的GDP电耗指标上升关于降低万元GDP能耗极为晦气,为了完结“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必定要加大节约用电力度。
中国电力工业从2000年开端已经呈现7年电力花费弹性系数大于1,呈现了接连7年万元GDP电耗上升;中国的电气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电力占终端动力花费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8.6%,约为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的1/2,到目前已上升到19%-20%,大致与OECD国家持平,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为什么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33%,单位GDP电耗却上升2.75%?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从几个方面说明了原因。一是动力花费构造的改变。2006年,电力花费增加14.2%,除电力以外,其他终端动力花费增加6.6%。增幅的差距带来了构造的改变,2006年,电力花费占动力花费总量的39.5%,比重比2005年提高1.4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曩昔以煤的形状作为终端的动力,如今则更多地把煤转化为电。二是非生产性电力花费增加较快。居民生活用电花费增加14.5%,高于全国电力花费增加速度。三是一些高耗电的产业展开速度偏快。
2006年万元GDP电耗上升的三个要素是怎么影响产量电耗的?
一、 关于动力花费构造的改变,这里指的是动力终端花费构造的改变。中国的二次动力花费构造以煤为主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这几年经济展开很快,动力需要增加速,煤炭比重还有上升的趋势,要想改变煤烟污染,惟一的方法是把更多的煤炭转换成电力,因为电力是***长于解决煤炭污染的职业,在电力富余的条件下,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气能够节约油气资本;以电代煤能够削减、分散燃煤造成的煤烟污染;以电代柴能够防止过量运用秸秆、薪柴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电代油气具有环境和经济效益,但不必定具有节能效益;以电代煤、柴,对终端具有环境效益,但不具有节能和经济效益;分外是用电去代替煮饭、电煤热水、开水,电热采暖动力运用效益极低。
二、 居民生活用电的增加高于全国电力花费,这都与城市里为促销电力宣传用电比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便宜,在农村实施以电代柴展开电炊有关,非生产用电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非生产用电的过快增加,会使产量电耗上升。
三、 高耗电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对象,如整理不合理优惠电价,实施不同电价;发改委发文限定高耗能公司的部分商品的生产,分外约束部分低水平、重污染商品。可是用电构造重型化趋势没有改变,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耗电量大的四大职业仍呈快速展开态势,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加的主导力量。高耗电职业展开速度偏快,必然会促使产量电耗上升。
中国这7年电力增加的呈现固然与经济展开阶段有关,也与中国在这个期间对电力工业采纳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有关
从2000年开端的电力高增加,保持7年的电力花费弹性系数大于1,保持7年万元GDP电耗接连上升,在世界各国工业化期间并非特例,关于一次动力以煤为主,缺乏石油、天然气等优异动力的中国而言,用电代替优异动力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途,在必定程度上解决了优异动力缺乏的对立,同时也能够在必定程度上解决动力运用与环境的对立,可是这么做存在的一个突出对立是动力运用功率低下,可能影响“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完结。中国这7年电力增加的呈现固然与经济展开阶段有关,也与中国在这个期间对电力工业采纳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有关。
1、 撤销了电力工业的全部加价项目。中国渐进式的电力体制变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纳价外加价的方法征收电力建造资金和保持电力工业的简单再生产,如征收电力建造基金、电费确保金、电表确保金等等,在2000年前根本上撤销了全部价外加价,根本连变革开放以前征收的供电工程贴费也撤销了,这等于大幅度地降低了电价。撤销供电工程贴费以后,关于新用户报装和老用户增容没有经济控制手段,为加大装见容量开了方便之门。
2、 在保存优惠电价的基础上,实施城乡同价,进一步扩展了穿插补助。市场经济请求报价公正、公正,尽量削减穿插补助,可是在撤销价外加价的时分,不只没有改变原来电价中存在的穿插补助,没有撤销优惠电价,反而在保存农村农业生产、排灌等优惠电价的基础上,实施城乡同价(首要是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工业用电的电价),进一步扩展了穿插补助。***近为了节能减排,整理了耗电工业范畴的不合理优惠电价,并实施不同电价,让电力工业的电价承担起方针性使命,但并没有撤销全部优惠电价。
3、 电力与其他动力的比价不合理,使得动力花费向电力歪斜。电力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煤炭等在必定程度上具有互相可代替性,如伙食、烧热水、采暖等能够用电力或其他各种动力,电力是由各种一次动力转换而来的二次动力,是一种高档动力,运用电力不会污染环境,不会排出废物和废气,且易于控制,因此一般电力都比其他动力贵,以确保电力在须***用电的范畴运用,所以须***始终保持电力与其他各种动力的合理的比价。2003年开端,国际石油、天然气报价猛涨,中国根本没有用油气发电,发电动力是煤炭、水能和核能,受石油、天然气涨价的影响小,电价水平低,电价与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比较明显偏低,在很多范畴用电比用油、气便宜,成为以电代油、代气的基础条件,再加上电价的优惠措施,使以电代煤、以电代柴成为可能。因为比价不合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等分布式动力系统难以与电热锅炉、电力空调对抗,致使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电力空调负荷占总负荷的30%-40%,造成电力供给紧张。
4、 降低电力工程的资本金份额,答应电力公司提高负债率,扩展了电力工程的建造规划和投产规划,为高速度展开电力花费开辟了路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力工程投资要由建造者全额自筹,那时每年建造投产500万千瓦都很费劲,如今电力工程建造资本金降为20%,80%的资金能够由银行贷款;曩昔电力工业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如今电力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50%-70%。这几年电力工程迅猛展开,电价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与资本金份额低和大大提高负债率有关。
5、 城网、县网、农网的全面改造完结,为近几年的电力花费陡增发明了根本条件。中国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中存在着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偏向,自变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缺电局面,一些电力变革方针也都倾向电源侧,如征收电力建造资金,首要用于电源建造,所以输电、配电设施长期落后。国务院为了改变电网落后局面,从1998年起用3年时间展开大规划的城网、农网改造,后来又专门展开县域电网改造,并且在农村广泛展开村村通电和户户通电工程,使得全国城乡电网大为改观,为近几年的电力花费陡增发明了根本条件。
6、 节能减排注重电力的供给侧,对需要侧的动力代替和非生产性电力花费的节能减排注重不够。因为中国电力工业在一次动力和煤炭花费中占极大比重,因此国家对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非常注重,但对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的要点放在供给侧,例如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度,降低小火电的上网电价,对自备电厂征收政府基金,加速展开水电、核电和可再生动力发电,规则在五大电网不再建造60万千瓦以下的燃煤发电机组,应当说在电力工业供给侧的节能减排措施很到位,供给侧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在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对需要侧的措施首要是对高耗电工业的,如整理不合理的优惠电价,实施不同电价,关于电力与其他动力更换和非生产力性电力花费的节能减排措施不多,并且需要侧的方针措施效果不及供给侧明显。
为了完结科学用电,提高电力运用功率,要害要处理好电力与其他动力代替疑问
中国接连7年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单位GDP电耗上升,电气化程度提高,对国民经济展开和动力运用存在着有利的一面:节约了油气煤柴,改善了家庭、公司的环境;晦气的一面是有的动力代替存在着动力运用功率降低,不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用电力代替油、气,能够削减油、气消耗,这当然是功德,可是用电力去代替油、气烧水(如电淋浴器)、代油、气烧开水(如电开水器)、代油、气取暖(如用电锅炉、地热电缆取暖),动力运用功率低下,分外是一方面用电力代替油气,另一方面又运用天然气搞纯发电,不如天然气直接供居民生活取温暖作为工业燃料。关于这个疑问,国家展开和变革委员会近日颁布实施的《天然气运用方针》中已明确规则,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运用,有序展开;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本运用功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地点地区建造基荷燃气发电站。在天然气供给严峻缺少又有条件的本地,能够实施煤代气项目改造。从这个规则能够看到,有天然气的本地不应该搞以电代气,在天然气供给严峻缺少的本地,要实施以煤代气而不是以电代气。至于以电代煤、代柴,与代油、代气又不同,这种代替不是为了节约煤炭和薪柴,意图是为了削减运用地的污染,但同样存在动力运用功率低下的疑问,只要在条件特别的本地运用,例如为了使庐山、黄山等风景区成为“无烟山”,只能牺牲能效,采纳以电代煤、代柴;还有在农村过量采樵破坏生态,而本地有小水电可资运用这种特别条件。
为了完结科学用电,提高电力运用功率,要害要处理好电力与其他动力代替疑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动力代替要依靠合理的动力报价,***近循环经济立法中提出电价要实施阶梯电价,除了对弱势群体实施较低报价外,对其他用户都要实施正常的、合理的报价,要研究电价的合理化。要像天然气那样,制订《电力合理运用方针》,这个方针的内容能够参照天然气运用方针,包括:制定方针的必要性;方针的适用范围和管理主体;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电力的运用范畴和顺序;促进电力节约运用及保证措施。电力是高档优异动力,至少应规则在有天然气及燃气可运用的本地,禁止运用电力烧热水、开水和电热取暖。这些年天然气、煤层气和沼气等燃气展开很快,在有天然气及燃气供给的地区,应当尽快把电淋浴器、电开水器、电热取暖代替下来;设法把老式能效低的电冰箱、电空调器等耗电大的家用电器更换下来,大力加强节约用电力度,争取“十一五”后三年的电力花费弹性降至1以下,使单位GDP电耗呈降低趋势,以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使命的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