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国际******的“我国造”水电机组开发清洗的水能源,是几代我国人的梦想。如今,这已变为现实。10日10时51分,我国首台国产化70万千瓦水电机组在长江三峡右岸电站投产发电。
在10日举行的交接仪式上,我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宣布:“国产26号机组顺利经过72小时接连试运行,各项运行参数达到规划要求,满意合同条件。”这台高50米、重7000吨、***大出力80.4万千瓦的特大水电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独立制作并具有有些知识产权,我国葛洲坝集团施工安装,完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立异”战略目标。
到明年末,由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规划制作的三峡工程别的7台同规模国产水电机组将连续投入运行。
杨清说:“26号国产机组在水电设备两项关键技能上取得了严重突破,一是水轮机新式转轮技能达到国际xj****水平,26号机组转轮在三峡电站已投产的16台机组中运行***安稳;二是国产发电机的空冷技能不亚于国外水冷技能,线棒之间温差不超越4摄氏度,线棒自身温差不超越3摄氏度。”
他说,26号机组已经经过了72小时试运行,下一步将面临制作技术和全部质量的考核。
三峡工程共装设32台7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240万千瓦。三峡机组是现在国际上容量、直径、分量***大的机组。业界普遍认为,26号机组的投产,是我国政府依托要点建设工程提高严重技能装备国产化水平这一目标下所取得的***新成就。
在长江上缔造塘坝防洪发电的主意始于上世纪20年代。但是我国水电机组规划制作水平一直未能突破32万千瓦,比国际水平落后30年。为此,我国政府决议采用商场化手法,经过技贸协作引进xj****技能,然后消化吸收、自立立异,完成大型水电机组制作的国产化。
1996年6月,我国三峡总公司对外宣布三峡左岸电站一次收购14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当时,全国际投运的70万千瓦大型水轮机组只有21台。面临三峡工程这块诱人的“蛋糕”,中标的国外制作商完全响应了招标文件的规则:我国制作公司分包份额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招标者有必要向我国制作公司转让技能,并培训中方人员;有必要由我国制作公司为主制作2台机组。
1997年秋,收购合同签字,法国阿尔斯通和瑞士ABB构成的供货集团中标8台,哈电参加协作制作;加拿大GE和德国伏依特、西门子(VGS)联合体中标6台,东电参加协作制作。国内两家公司分包额大于合同总价30%。而三峡工程为完成这个使国内大型水电装备制作厂商受益的技能转让条件共支付了1635万美元。
从***初的分包“配角”,到左岸14号和9号两台机组国产化率分别达71%和85%,再到100%国产机组诞生,我国公司走过了8年攻关进程。
关于国产机组的本钱,国家审计署本年对三峡工程的审计报告说,“与进口机组比较,8台国产机组共节省投资3.56亿元”,平均每台机组节省4450万元。近几年内,我国将有150台三峡容量级的水电机组投入制作安装,可为国家节省投资上百亿元。
我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我国下一步将在三峡地下电站、长江上游的溪洛渡、向家坝中收购安装32台70万至75万千瓦的大型机组,持续推动我国严重装备国产化进程。我国水电公司将与国外******在一个更大的商场空间内打开竞争与协作。 |